八一三淞沪会战88周年!泰州村民拿出珍贵照片揭露日军暴行

现在和平时期,历史事实的价值更加凸显。近期,泰州兴化市戴窑镇的孙国元向公众展示了其珍藏三十余年的淞沪会战时期的历史影像资料和抗日报纸,这些资料有力地证实了日本侵略者犯下的严重罪行,因此该事件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珍贵物品现世

孙国元此次展出的物品里,包含10张淞沪会战期间的黑白影像资料。这些影像资料展现了日军轰炸上海时的暴行,如“南站遭毁后的景象”“松江站被毁的列车”。此外,还有两份来自抗日战争时期及前段的报纸,分别是1937年12月4日的《平报》和1931年5月13日的《东台中山日报》。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历经数十年,现得以重新面世。

图片

照片揭露暴行

图片

那张记录“南站遭空袭后的景象”的影像格外引人关注。孙国元说明,该影像与曾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中国孩童》所展现内容相似,均描绘了日军对上海南站的空中打击情形,仅取景视角存在差异。同一场景通过不同视角呈现,进一步证实了日军轰炸上海南站的历史真相,使人们能更清晰地了解日军的残暴行为。

报纸记录战况

图片

《平报》首要版位发布《江阴要塞前方,我方严密把守严防封锁》,记述了1937年12月2日、3日江阴抗日抗战期间,日军攻占江阴、常州等地的战况。《东台中山日报》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来临前刊印,其附设栏目中《日本对我国满蒙实施侵略政策之分析声明》一文,指出了日军侵华的图谋。这些报纸为研究抗战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一手资料。

物品收藏由来

1990年代,孙国元于废旧品售卖处的一叠过刊内,机缘巧合地觅得一组抗战时期的文献及影像资料,此后三十余载,他悉心保管这些物件。近来,他观看了影片《南京照相馆》,并了解到法国青年马库斯捐献六百一十八幅抗战时期重要影像的事迹,由此深受触动。

图片

捐赠意向明确

孙国元指出,今年是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八十周年,他计划将这一批抗日战争文献无偿赠予相关纪念场馆或陈列场所。他认为这些文献资料不应由个人保管,而需让社会大众知晓日军侵华的史实,永志那段悲怆的岁月。

专家高度评价

孙宅巍研究员审视了相关照片与报纸后,基本认定照片系淞沪会战期间日军空袭的记录,报纸亦确实反映了当时日军的作战情况,他认为,当前日益增多的民间抗战时期老照片、老报纸的发现,对于传播伟大的抗战精神,构建全社会缅怀历史、珍视和平的良好氛围,具有显著的现实价值。

图片

公众可对这批重要文献的归属单位提出意见,将其献给哪个博物馆更为适宜?请支持此内容,转发信息,并在留言区展开探讨。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闽东之光影像中心 www.mdzg.tv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数字化发展局 渭南高级中学 济南市章丘区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