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品威士忌时,是否读到那些形容花草、水果香气的文字,却闻不到相应的味道?其实威士忌的香气很有讲究,且让我慢慢讲给你听。
风味难寻之谜
品鉴威士忌一段时间后,人们常听到各种多样的口感形容。然而,实际品尝时,许多口感却不容易分辨出来。这是因为气味和记忆有联系,也就是所谓的“普鲁斯特现象”在起作用。比如苏格兰威士忌的烟熏泥土气息,有些人能联想到壁炉,而没见过壁炉的人就很难产生这种想法。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对口感的感知能力也不同。
联想源于经验
思考能力同个人经历联系密切。说到柑橘类气味,有些人会想到橙子,有些人会想到柚子。威士忌的品鉴感受多种多样,其风味来源也各不相同。成分、加工工艺、木桶种类以及陈年时间等因素都会决定最终品尝到的味道。比如新木桶会增添奶油般的香气,雪莉桶会赋予枣子的甜味,波本桶则带有焦糖般的口感。由于个人经历不同,人们对于这些风味的体会也会有所区别。
自然条件影响
环境因素,比如空气湿度、储存温度、仓库状况等,乃至地域特色,都会改变威士忌的口感。就算采用一样的基酒、一样的橡木桶,在相同条件下存放,口感也会有差别。比如同一款威士忌在不同地方陈年,因为当地条件不一样,口感就会不同。这也反映出威士忌口感的复杂之处。
经验决定辨识
一个人经历的事物越丰富,能够分辨的味道就越多样。如果缺少相应的味觉记忆,就可能会错过酒液特有的芬芳。那些没有品尝过圣诞布丁、松露这类食物的人,很难被这些味道的描述所感染。因此,多尝试各种不同的东西,有助于增强对威士忌味道的分辨本领。
风味轮的诞生
行业专家为了研究威士忌的口感,设计了一个描述体系,这个体系最初由Pentlands Scotch Whisky Research的团队在1978年开发,主要依靠化学成分来解释,但并不便于普通人理解,到了1970年代这个体系经过改进,1992年查尔斯·麦克林又对其进行了调整,使其更适合广泛人群,这个经过多次优化的风味轮,现在被很多威士忌迷频繁采用。
解锁味觉密码
依照这个广为流传的味觉图谱,市面上陆续诞生了各式各样的风味对照表,各个分组都进行了深入细分,使人们可以体会到威士忌品味的千变万化,认识威士忌的不同类型、了解橡木桶带来的变化,并借助这些图谱作为参考,有助于增强鉴酒的技巧,总而言之,威士忌的味觉领域博大精深,充满奥秘,正等待着人们去探索更多的“味觉奥秘”。
品酒时,是否尝到过令人印象深刻的独特味道?可以点击喜欢,转发这篇文章,和朋友们讨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