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欧洲针对乌克兰的举动接连发生,同美国的看法差距越来越大,显示出欧洲的担忧和束手无策,这一切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复杂状况
会谈背景
9日,欧洲与乌克兰代表团在美国副总统万斯陪同下,于英国进行了会晤。当天晚上,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波兰、芬兰六个国家的领导人,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一起,发表了一份共同声明。这些行动,都是因为之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美国总统特朗普曾提及俄乌协议或许涉及“领土置换”问题,这让欧洲方面感到不安。
欧洲信号
欧洲一系列行动传递了三层含义。首先,这表明了欧美双方在乌克兰事务上的方针分歧;其次,也显现了欧洲在俄乌冲突中害怕被排挤的心态和力不从心的状况。欧洲方面指出,任何针对乌克兰危机的和平倡议,都应当确保自身和乌克兰的核心安全考量得到维护。
防止被边缘化
美国媒体指出,欧洲对于在美俄峰会上的地位感到不安,担心被排除在外。欧洲特别忧虑美国在俄乌领土议题上可能对俄罗斯有所妥协,因为特朗普曾公开谈论过“交换领土”的可能性。因此,欧洲积极支持乌克兰参与谈判,目的是防止欧洲安全成为美国谈判的筹码,法国总统马克龙也明确表示,欧洲本身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部分。
支持乌克兰
七方联合声明表明,主动进行外交调解,援助乌克兰并迫使俄罗斯,或许能够达成乌克兰的和平与安宁。那些欧洲国家会借助“志愿联盟”的形式,持续向乌克兰提供“实际性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同时会继续执行针对俄罗斯的约束性政策。德国总理默茨也指出,现阶段对俄罗斯的军事施压并不充分,美国的制裁措施尚未完全落实。
对美俄谈判的焦虑
欧洲对美国和俄罗斯之间谈判的担忧,一部分来自对特朗普政府的不放心,害怕在“美国至上”的政策下,自己的好处会被牺牲掉,英国《每日电讯报》就举出了美国让伙伴吃亏的例子。另外,也担心美国会“转身离开”,害怕自己的国防力量不够强,没法抵挡俄罗斯的威胁,显得很没底气。
美欧分歧
就欧洲事宜表态,美国着重提出“资金投入”。万斯表示,美国民众对为俄乌冲突承担费用感到不满,要求欧洲更直接地提供财政支持。尽管六月欧洲超越美国,成为对乌援助的主要来源,但美国仍旧负责提供尖端武器装备。比利时智库的一份报告称,假如美国显著减少对欧洲防务的参与,欧洲需要额外扩充大约三十万人的军事力量。
欧洲在乌克兰事务上费尽心力,既害怕被孤立,又急于支持乌克兰,不过因为美国的立场和自身国防力量的薄弱,也显得十分无措。欧洲能否在这场较量中达成自身的安全目标?欢迎点赞、传播并留言谈谈你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