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114家A股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信息披露

当前监管政策愈发严格,最新发布的“国九条”对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设定了更严格的规范。尽管如此,仍有相当一部分公司及其相关人员违反了相关规定。本网站为您提供这一事件的详细报道。

监管趋严背景

自今年起111家上市公司因涉证券虚假陈述被诉,监管措施持续强化,继新“国九条”出台,特别强化了对上市公司信息公布的规范,旨在确保资本市场的公平、公正与透明度,进而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监管力度的增强,是为了构建一个健康且有序的市场氛围,确保投资者能够获得准确和有用的信息。

中核钛白案例

2024年3月13日,中核钛白实际控制人王泽龙因涉嫌违规转让2023年非公开发行股票以及违反信息披露规定等违法行为,受到证监会立案调查。此事件反映出,即便在严格的监管环境中,个别公司内部人员仍可能触犯法律底线,对市场发出了警示。

违规数据情况

截至12月29日,共有32家上市公司及其关联方受到了监管部门的处罚通知。在这32家公司中,有23家因违反信息披露规定而受到处罚。这一统计结果揭示了信息披露违规是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高发领域,同时也暴露出部分公司在遵守相关法规方面存在重大不足。

专家原因分析

 A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调查 __111家上市公司因涉证券虚假陈述被诉

中国金融智库的特邀研究员余丰慧提到,一些上市公司在遵循合规管理和内部控制方面存在不足,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信息审核与发布机制,甚至有故意隐瞒信息、误导市场的行为。投资者对于信息披露的质量要求较高,监管机构对此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对于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不断加强。

关键少数追责

监管部门强化了对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等“关键少数”的追责措施。根据同花顺iFinD的数据,今年共有68份公告提及公司实控人或董监高,立案原因涵盖了信息披露违规、内幕交易等方面。例如,甘肃莫高杜广真、思美传媒等相关方已受到立案调查,这些“关键少数”的违规行为造成了不良影响。

企业应对建议

康德智库的专家王旻昊提出,上市公司需强化治理结构与内部管理,并优化信息公布机制。他们建议加强员工培训,增强法律素养与专业技能;同时,应加强内部监管,设立专门机构对信息公布进行审核。这些措施将有助于上市公司提高合规性,确保市场稳定。

在监管力度加大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违规现象屡见不鲜,这反映出市场规范化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针对上市公司如何有效执行信息披露制度111家上市公司因涉证券虚假陈述被诉,您有何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同时,也请您为本文点赞并转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 www.zzc-media.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证号:1412020002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证号:104420004
济南市章丘区妇幼保健院 玉田县妇幼保健院 渭南高级中学 闽东之光影像中心 华龙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关于站点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是长子县的一个重要媒体机构,主要负责新闻宣传和媒体融合工作。由原‌长子县广播电视台和‌长子县新闻中心合并组建,成立于2018年12月,标志着长子县新闻宣传工作进入了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长子县融媒体中心位于山西省长子县会堂四楼,是长子县新闻发布和宣传活动的主要枢纽‌。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